文化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化资讯

中华创世神话的现代传承

文章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1-16 18:46:16   点击次数:

  作者:游红霞 李柯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旨在推进中国创世神话的传承与传播,促进中国创世神话研究人员与传承保护单位实现研究、传承的深度对接,体现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创世神话的研究水平。近百名学者和传承单位的代表就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课题研究的强势亮相,与会学者们围绕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嫘祖、尧、舜、大禹、龙、虎等诸多创世神,就中华创世神话的历史与理论、中华创世神话的传承与应用、中华创世神话的当代价值与传播、中华创世神话的多视角研究等四个主题对创世神话研究与传承进行了表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松江叶榭舞草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吕巷小白龙舞,在会议期间演示了祭祀与神龙舞蹈,体现了上海作为龙文化的重要故乡在传承龙文化方面的努力。

  在中华创世神话的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表达了重要的观点。田兆元教授列举了中国创世神话缺乏认同、研究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以“大合作、大格局、大数据”作为解决方案,并提出建立“创世神话学”的设想以及中国创世神话联盟的构建路径。叶舒宪通过玉器作为载体来探讨中国的史前神话,提出“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后统一中国”的观点,还阐发了新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王宪昭教授从母题研究的视角,展示了关于田野调查中的盘古神话的丰富内涵,其细致的梳理和分类足见其用功之勤。毛巧晖以嫘祖传说为中心,阐述了民间传说与文化景观的叙事互构,揭示了在创世神话中口传叙事与景观叙事的双线并置问题。这些思想和方法为创世神话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上海市社联面向全国学者的创世神话“项目成果汇报”程序中,黄景春介绍了泾川西王母的神话新构及仪式重建的问题,指出西王母神话可以开发地方经济(如旅游开发),张扬地方文化个性,服务于国家的宏大战略。杨利慧长期从事女娲神话的调查,对自己近年来所做的伏羲女娲的田野调查情况做了介绍,体现了创世神话田野研究的特色。高有鹏从神话传承的三种方式文字的传承、口头的传承、生活的传承入手,介绍了中国神话群的基本形态。从“神话群”的认识出发,可以理解神话不仅是纪实的,是历史的,也是生活的。孙正国以虎文化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传承谱系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通过文化史的梳理来重建虎文化的谱系;第二以考古材料为切入点来重建虎文化的历史谱系;第三是充分发挥虎文化的资源,加强对虎文化在内的传世神话的认同。毕旭玲放映了《大禹神话—北川篇》的短片,内容包括北川生态人文环境的介绍,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祭祀仪典的呈现,非遗传承人等访谈对象的口头讲述,相关碑刻、景观等实物呈现,等等。

  中华创世神话是以互动性、整体性和认同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化谱系,各地区、各群体、各宫庙的互动,建构了中华创世神话的多元一体特性。本次研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创世神话联盟的倡议,提出了资料共享、平台共建和成果共推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创世神话的文化谱系,建构文化认同,开拓了中国传世神话学研究的新方向。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2日 11版)